看完B站“小波心理”一个讲拖延症的视频,夜不能寐。

视频内容简而言之,是脑科学的最新研究说明“拖延-痛苦”的恶性循环伴随有杏仁核增大的生理指征,反映出倾向短期成本最小化杏仁核过度增生、与倾向长期收益最大化的前额叶相互对抗,使人即便意识到这种症状也无所适从,根本无法正常工作、而只能通过游戏或者成瘾品麻痹自己,结果反而导致情况更加恶化,症状更加严重。

而更深层的认知原因,则可追溯到几个根深蒂固的观念:

一是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后综合理性和感性的限度去追求合理合适的目标,容易陷入反复挫败然后拖延的循环。一句“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更客观的理解也许是提醒人要考虑未知隐藏变量对结果可能会有的负面影响(当然,有时也许是正面的),许多人却在“人定胜天”的唯意志论话术下曲解了它,结果是用一种隐蔽的方式给自己长期保持过高而不切实际的需求,从而陷入无尽的折磨。

二是人的认知倾向于将未来和过去的自己视为“别人”,而认知当下的自己使用的是另外的脑区,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问题在于,心智健康的人对自己有较高的主体恒常性,即能将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较好地统合起来,对现在和未来的估计重合度也较高,显示出对自己这一个体的稳定认知;与之相反,有些人则倾向于过分拔高甚至神化未来“全新升级”的自己,而将当下的自己视为不满意的、或一无是处的、甚至是想除之而后快的存在,严重的可能导致自残乃至自杀的行为,不严重的也倾向于把困难的任务交给未来那个“理想自己”去做,于是更容易陷入拖延;又或者,是拖到截止期前才匆忙开始工作,结果无法稳定产出,并在一些极限操作失败之后更容易陷入摆烂的恶性循环。

如果说面对以上结论,有人找乐子有人照镜子,那么接着就是我自己的照镜子时间:

初中以前,我尚能保持自由探索知识和学习一往无前的自然良性循环,在周围的小环境里对内卷甚至都没有什么认知;而进入高中、尤其进入大学后,失去绝对竞争优势的我不得不直面如影随形的心魔,严重时一度靠药物维持精神状态;再到如今主动辞职、出国读研、遍寻工作、再求转码,已是十年。

十年中,我何尝不是想当然地将那句“法乎其上,得乎其中……”内化成了自我pua,在外界的成绩或收入等各种指标里迷失、沉沦。这种状态下,生活中一切事物的意义如泡影破灭,可我却又无法持续掩盖自己对意义感的渴求。

进一步地,最深刻的元认知危机则表现为对个体是否具有独立自我的怀疑。在最极端的时候,我会将结构主义擅自理解为人的观念言论决策行为都完全由其环境和人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决定,而对于——人本身是否真的存在名为“自我”或者“内核”或者“性格”或者“禀赋”或者其他任何名字的不变量属性这一点——持有根本的怀疑。对这一问题的诠释,大概不仅是一个知识性的理解,更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整个精神和生活状态,这是由命题蕴含的自指性所注定的。而现在我终于明白,不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看,相信人具有一个不变的自我似乎都更为合理。

对我个人来说,这些年遇到的使我相信自己的内核是那样稳定存在的最重大契机,莫过于认识了你——不知道流过能养活多少株绛珠仙草的泪水后,才终于在一起视频回忆往事时想明白自己有一个不变的自我、相信自己当下就已经足够美好、可以选择幸福也带给别人幸福、并且在未来也大概率能够去保持住相当的内源性的幸福的。在2019年初以来外在环境地覆天翻的日子里,即使我的知识和能力增减损益、职业身份历经转换、意识形态漂移,甚至我们两人间的关系本身也历经了曲折复杂的变化,我们依然能用心感受到对方是那个自己愿意认可的美好的人,也由此感受到自己是那个能自由地欣赏对方美好的主体。

这毫无疑问是奇迹。

鲁智深到生命的最后关头,才悟出“今日方知我是我”,将自己杀人放火的一生存乎一心而圆寂。我很庆幸,因为遇到了你,我不必如此。我不想再辜负自己,也不想再辜负你。只要不失去自我,世界就永远会向我们敞开,亲爱的,你觉得呢。

①它的另一个表现形式——以自我为主角的回忆录或曰人生叙事,支撑了很多人甚至组织在自己的事业道路上的信念。我是在以第一人称视角读党的三次历史决议文件时才意识到的。这种形式比较高明,而一些不太高明的方式则往往演变成了时代弃子前朝遗老们三句不离的当年勇事,即便常被指为饭桌上油腻中年的爹味发言,对于当事人来说仍是不可替代的。这也是为什么,能倾听、认同、升华老板的人生叙事的员工更容易获得信任——这么做满足了人被认同的深层需求,叙事本身也因而构成了一种匹配度筛选/服从性测试。

②意识到自己回答不了“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时刻其实还可以再往前追溯,触及我第一次对他人产生朦胧的心动、并对这种(几乎完全基于感知和直觉、却又与社会或学校或家长等一切大他者对我“禁止早恋一心向学”的期待相悖逆的)情愫感到困惑不已却又无处敢说的一切的开始,竟然已经过去了十四年。有意思的是,我一向自诩习惯抽象的思维方式,在例如语言学习和教育等领域喜欢关注事物的联系和共性而往往选择暂时搁置个例的个性与偏差,却在认识自己这一大问题上长期过分纠结那些外在的细节。甚至我在朋友圈发一些近照时,不止一个小学同学都时常感叹,我在流落他乡辗转多年后,竟还和当年的“小博士”看起来一样,说明她们都能关注到我具有某种极其稳定经年不变的气质,我自己却常常看不到,在精神上一直像是个没有镜子用的原始人。